Workflow
打假国产古装戏
Hu Xiu·2025-06-22 05:39

《长安的荔枝》迎来大结局。 这部剧自播出到现在,引发了不少的争议,比如改编,比如演员,热度一直高居不下。 而这其中,Sir觉得很有讨论价值的一个争议,就是——仪态。 这部剧在仪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剧中全程对自己的称呼,都是"某"。 或者,人与人送别时,是真的会折一枝柳条,插在帽檐上。 甚至于,你看这个拱手礼。两手交叉,放在胸前,作谦卑的模样。 刻意吗? 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有"刻意复古"的嫌疑。 可是——Sir倒是觉得,相比于"过犹不及",当下大部分的国产古装剧,更大的问题则是连这样的意识 都没有。 这导致"古人"越来越少,"伪人"越来越多。 而这,也消解了"古装剧"本该有的魅力。 01 为什么Sir会这么看重古装剧的仪态? 最直接的原因,是"像"。 一个角色只有我们觉得"像"了,才能"信",才能继而认同并深入角色本身,去体验这个故事。 当然,我们谁都没见过古人,古人该是什么样也各有各的说法。 但至少,我们都知道古代礼仪的行为逻辑——礼不下庶人,而礼,则等同于身份。 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当然不会在乎什么仪态,但如果你是有身份的人,或者与有身份的人接触,那么 你的一举一动,都要保持一定的仪态,它时刻在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