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想通了,60亿吨的超级煤矿,向中国敞开了大门
Sou Hu Cai Jing·2025-06-23 14:54
一个长仅8公里的铁路,为何能让一个国家纠结17年? 蒙古国与中国的能源合作终于迎来突破,60亿吨煤炭资源的出口瓶颈被打通。 中蒙之间这段"卡脖子"的铁路建设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博弈? 1. 60亿吨超级煤矿,一场迟到17年的机会 蒙古国南部的塔温陶勒盖煤矿,被誉为"黑色黄金宝库",蕴藏着高达60亿吨的优质煤炭资源,其中四成以上为高焦油煤,具备极高的经济与工业价值。 这个超级煤矿若能顺利出口,将为蒙古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同时也将极大缓解中国国内煤炭供需紧张局面。 中国每年钢铁行业消耗数亿吨煤炭资源,仅2024年进口量就高达5.4亿吨。 蒙古距中国边境仅250公里,若铁路打通,将比从澳大利亚等远程国家采购更高效、也更具成本优势。 然而,这条短短8公里的跨境铁路,却因种种原因拖延了17年之久。 2. 交通命脉受阻,源于内部利益纠葛 表面是技术问题,实则是利益阻力。 蒙古国内80公里的土路运输,养活着至少两千名卡车司机与相关公司。 一旦铁路通车,这条"饭碗路线"便将失去存在意义,巨大的就业与利益冲击让不少人宁愿拖住国家发展,也不愿轻易放手。 更糟糕的是,蒙古国内还存在一股亲美排华的政客集团,长期试图阻止中国与蒙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