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关系入手 破除“年龄歧视”(专家观点)
Ren Min Ri Bao·2025-06-25 22:16
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3亿,银发群体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然而现实中,银发消费却 屡遭隐性"年龄歧视",暴露出老年群体消费权的保护缺位。老年人消费受阻,不仅影响个体生活质量与 社会参与,更削弱内需动力,制约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制度供给层面,要精准识别老年人需求,平衡权益保障与市场风险。可通过立法,保障老年群体在文 旅、体育、购物等消费领域的平等权利。比如,《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等文件中包含了反歧视条款, 明确处罚措施,确保执法力度,约束市场自然选择倾向。再如,北京"孝心保"等保险,创新老年人消费 保险制度,逐步构建"政府支持+保险分担+企业参与+组织共担"的协同机制,分散市场风险,共担市场 责任,让商家"敢服务"、老人"愿消费"。 破除"年龄歧视",要在调整供需关系上着重发力。旅行社、健身房等消费场所之所以将老年消费者拒之 门外,共性考量是"不挣钱,责任大"。破解这一难题,要调整好老年消费中的供需关系。通过产业、财 税等政策引导,激发社会活力,鼓励企业创新,提供更多适老产品,拓宽服务渠道,满足老年人的多样 化需求,形成供需共赢。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服务老年消费者,应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