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逐绿之路:绿色认证与期货工具协同驱动产业低碳转型
Qi Huo Ri Bao·2025-06-27 00:35
实践现状 2021年以来,铁合金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进一步大幅降碳缺乏关键举措。参 考已完成"碳达峰"国家的实践,政策端约束碳排放量主要有碳税与碳交易两种机制,二者在不同程度上 影响碳排放水平。作为基本碳定价机制,二者本质影响存在差异。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计划实施或已实施碳定价机制的国家和地区中,31个采用碳交易机制,30个采用碳 税机制。征收碳税的代表性国家包括北欧的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目前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是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也是较有代表性的碳交易机制。对比 可见,两种方式各有优势。由于增加了碳排放成本,碳税与碳交易均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量。 碳税事先确定碳价,市场主体可对减排技术研发、投资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利于促进创新,但将排放 量是否有效降低的不确定性留给企业——只要碳排放收益覆盖碳税成本,企业就可能持续增加排放。北 欧国家的实践印证了这一点。与不征收情形相比,早期仅征收碳税时,排放量降低了2.8%~4.9%。在丹 麦、芬兰等国施行碳税后,碳排放绝对量并未明显下降,降幅显著小于加入碳交易市场后。 机制对比 碳税的优势与局限 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