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机器人之城竞逐赛,沪苏杭宁肥谁是王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孙燕 陈归辞 上海报道 机器人凭借万亿市场的想象空间,成为各地前瞻布局的重要产业。 而且,由于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重合度较高,而中国在智能电动车转型的优势,正在机器 人产业实现复利。 在机器人的城市经济地理中,长三角是最重要的一极。过去的一年,三省一市密集提出发展规划,在未 来的三年内,实现规模化量产,拉动千亿产值。 甚至有某家总部位于其他一线城市的机器人头部公司对记者坦言,长三角机器人销售场景广阔,企业对 新生事物尝试的意愿很高,加上政府支持力度大,随着公司从教育、展览向工厂应用转型,已经在去年 将生产基地落到了苏州。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对长三角重点城市的机器人产业进行了调研(统计城市为上海、杭州、苏州、无 锡、南京、合肥、宁波,范围为产品简介、产品标签、行业标签、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含关键词"机器 人"的规上企业)。 我们发现,这些城市在企业存量分布上,差异显著,其中上海、苏州优势明显。不过在专利数量、融资 件数等核心潜力指标上,杭州进展惊人,成为机器人产业的明星城市。 在长三角省会城市中,南京、合肥则相对较弱:南京、合肥的存量企业数量、专利申请量均低于杭州。 但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