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涛:舍家取义 血战塘马(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2025-06-30 22:11
廖海涛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阳光明媚,青山如黛。巍巍双髻山脚下,闽西上杭县溪口镇大岭下自然村里,矗立着一座庄严的革命纪 念亭。这座亭子纪念的是从当地走出的抗日名将廖海涛。 1941年,在江苏溧阳塘马战斗中,廖海涛为掩护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机关和苏南抗日根据地干部突围转 移,率部与日伪军浴血奋战,最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大岭下村是革命基点村。1929年4月,当地就成立了农会,刚入党不久的廖海涛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廖 海涛出身贫苦家庭,参加革命后,根据组织安排参与策划多次暴动;发展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妇 女会等,吸收超八成村民;建立乡、区苏维埃政府并任领导职务等。 随着革命形势发展,1931年,闽西红军兵工厂迁到大岭下村。1933年9月至1934年7月间,廖海涛先后任 新成立的中共代英县委领导和中国工农红军代英独立营营长等职务,持续在上杭开展革命斗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下的各级党政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在大岭下村旁的双髻山等据点建立 根据地,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廖海涛领导的队伍也长期活跃于此。 "在此期间,反动势力采取各种毒辣手段,对根据地军民疯狂报复。"上杭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