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非遗|绣出花香与鸟鸣 科技赋能“潮起来”
Yang Shi Wang·2025-07-01 06:40
央视网消息: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绣花能生香 绣鸟能听声"的精细刻画能力,独特的针法工艺使湘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如今,湘绣传承人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也在尝试用科技为湘绣赋能。系列报道《遇见非遗》,一起去湖南长沙了解湘绣的前世今生。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湘楚地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并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绣代表性传承人 江再红:我们湘绣的艺术特点就是"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那么总结到一个字就是真。那么,你看 我们这个老虎绣得栩栩如生,(特别是)这个眼睛会紧盯你不放。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江再红从事湘绣针法的研究创作三十余年,不仅复刻了失传千年的"连珠针",同时也将掺针的晕 染、鬅毛针的肌理、全异绣的奇幻有机融合,创作出了许多享誉海内外的湘绣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湘绣创新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玉珍:湘绣最核心的技艺就是绣娘的针法,这也是我们机器复刻湘绣最大的一个难点,我们这次重点升级的 是一个AI识别功能,通过这两个摄像头实时采集绣娘的针法,数据进入电脑后由AI自动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