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驯化银狐:投资中最关键的指标
Hu Xiu·2025-07-01 07:58

1970年,莫斯科大学生物系的女大学生柳德米拉·特鲁特做出了将定义她此生的决定: 加入一个在西伯利亚冰原上进行的,既神秘又危险的实验——驯化银狐。 那一年,35岁的遗传学家德米特里·别利亚耶夫,决心通过大规模动物实验,验证他关于动物驯化的假 说。 1959年,他在新西伯利亚发起了著名的银狐驯化实验。这个实验的核心问题是: 能否仅用一个关键指标,快速筛选出理想的银狐? 别利亚耶夫只用一个关键标准——温顺程度,建立了严格的分级体系: III级(攻击性强)、II级(允许接触)、I级(友好)、IE级(渴望接触)。 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她将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这个项目。 即便83岁高龄、与人合著回忆录时,柳德米拉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项目领导者德米特里·别利亚耶夫 时,脑海中浮现的那句《小王子》里狐狸说的话: "你必须对你所驯养的东西负责。" 传奇要追溯到1952年秋天。 每一代,只有最温顺的4%~5%雄性和20%雌性获得繁殖权。 结果超乎想象: 仅第六代,部分银狐就开始舔舐实验人员的手,摇尾巴欢迎; 一 到第三十代,70%~80%的银狐已达到精英级别。 更神奇的是,意外收获接踵而至:垂耳、卷尾、斑点毛色、更短的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