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财12年,我没伤过,也没亏过
Sou Hu Cai Jing·2025-07-02 04:53

2013年末,小张奔向银行大厅,冷风吹得整个人都泛凉。 他听人说,放存款不如放理财,知道这是钱生钱的门道,攥着2000块积蓄慕名而来。但当时,理财还是富人的"专柜",银行经理递来宣传单,明晃晃写 着"五万起购",小张赶忙溜之大吉。 恰巧在这年,一元起投、灵活取用的余额宝出现了,6%的收益,甚至高于银行定期存款。一时间,"货币基金"这个已引入国内十年的理财产品,又掀起 讨论的热潮。小张也成了最早一批在互联网"上车"余额宝的年轻人。 12年过去,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各大银行早已参照余额宝推出了"宝宝类"产品,债券基金、黄金ETF基金等多元化理财产品接连走进普通人的日常。毫无 疑问,这是"全民理财"迅速普及的12年。 其中,第一批用余额宝的人,或许也看到了更多风景。我们与4位使用余额宝12年的用户聊了聊,试图在滚滚向前的时代巨浪里,捕捉到他们的起伏与欢 呼。 2013年,说起理财,还是个小众话题。 这年,小张刚工作不久,月收入不过3000块。同事听完他被5万理财起购价挡下的经历,问他:你听说过余额宝吗? 那时,大部分普通人的存款都趴在银行户头,吃着活期利息,就算有人听过理财,联想到的也是炒股、杠杆、指数等疏远的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