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中国行 | “数字设计+雕刻技术”绽放异彩 篆刻艺术焕发新生
Yang Shi Wang·2025-07-03 05:41

央视网消息:以汉字为表象、以石料为载体、以刀具为笔,篆刻艺术将汉字之美凝于方寸之间。由古代印章技艺发展而来,历 经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篆刻,如今已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元以来,随着与书画鉴藏、书画创作结合,印章功能拓展至文化生活领域。明代中叶,部分文人学士开始亲手创作印章,表达独 特的志趣与追求,赋予了印章更多的艺术功能。明清时期,印章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篆刻艺术,并出现了皖派、浙 派等流派,让篆法、章法、刀法在石面上绽放异彩。 印文以篆书为基础,精心选择入印文字,排布线条使之统一、典雅,调整字体布局,做到疏密有致。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介绍,篆刻艺术是用文字为表现对象的,主要以篆书为主,它可以拉长可以缩短,抽象的几个线 条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这就是中国人对世界哲学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篆刻是从古代印章技艺发展而来一种艺术门类,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印者,信也。"殷墟出土的铜质古玺,实证商代晚期 已经具有了初级的玺印——商玺。在古代,不同材质的印章代表不同爵位的等级,钤盖于封泥上,这便是最早的"防伪标识"。 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表示,或者是流畅的,或者是坎坷的,各种各样的线条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