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沉默5天后,中方突然“亮剑”征税韩国,李在明为何低调配合?
Sou Hu Cai Jing·2025-07-03 07:21

谁也没想到,面对中方这记反制重拳,新总统李在明竟然没有强硬回击,反而选择了谨慎表态。 中方为啥偏偏选这个时候出手?李在明这次真的算"明智"吗?这场贸易较量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大国博弈逻辑? 作者-盐 中国这次真不是在"报复",而是早有准备 这压根不是临时起意的反击。 前言 6月30日深夜,距离韩国对华征税刚过去5天。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瞬间搅动了整个东亚钢铁市场。 说实话,很多人看到中国在韩国征税5天后就"立马反制",第一反应都是——哟,这报复来得够快的。但你要是仔细琢磨琢磨,就会发现事情压根不是那么 回事儿。 中国商务部那份公告写得明明白白:对来自韩国、欧盟、英国、印尼的不锈钢钢坯和热轧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注意这个"继续"二字,人家早在2019年7月就开始征了,原本7月就要到期。韩国这一闹腾,正好给了中方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既然你们还在搞倾销, 那咱这税就接着收呗。 这招玩得真够精明的。你想啊,时间卡得这么巧,韩国6月26号刚宣布加税,中国6月30号就续期征税。看起来像是"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实际上 是"你这一拳,正好撞在我早就准备好的盾牌上"。 更有意思的是,中方还给韩国企业留了一条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