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特色产业澎湃“新”活力 “塞上明珠”迎绿色蝶变
Yang Shi Wang·2025-07-04 02:30

央视网消息: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系列报道,我们继续聚焦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盐池作为陕甘宁 边区的经济支柱之一,为保卫边区、支援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盐池县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滩羊养 殖、枸杞种植等特色农业,同时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当年在边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盐池县,如何在今天焕发新的活力? 一起去看看。 盐池因历史上有20多处大大小小的盐湖而得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宁"主要在宁夏盐池县。当时盐池产"三宝"——食盐、皮毛和甘 草,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和财政来源。1941年至1945年,陕甘宁边区在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下,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盐池县军民响 应号召,开荒种地、办合作社、打盐运盐、挖甘草、发展畜牧业和纺织业生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边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 献。 1941年,八路军359旅的2000名官兵奉命到盐池打盐,在盐池革命纪念馆,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一个复原场景。仔细看,我们会发现当时 所有的战士都是赤足光脚在盐池里打盐,当时的战士们为什么要赤足光脚上阵?这是因为他们不舍得穿老百姓送给他们的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