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81年前,少年特工立奇功(时空对话)
Ren Min Ri Bao·2025-07-06 22:52

王济堂近照。 本报记者 郭晓龙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一所普通民宅内,95岁的王济堂老人挺直腰板,精神矍铄,胸前的勋章闪闪发 光。 阳光打到墙上的东北抗联历史照片上,照亮他左眉骨上一道深陷的疤痕,左肩窝处的旧疤在军装领口若 隐若现——那是81年前少年特工"小猫"与日寇刺刀搏命的印记。 少年为何成为特工? "我再也不想过牛马不如的亡国奴生活" 年少时,王济堂曾亲眼看到日本宪兵像强盗一样在豆腐坊白吃白拿,稍不如意就对伯父拳打脚踢。 1943年1月,当3位"黄豆商人"踏进豆腐坊时,王济堂第一次听到新鲜的抗日主张和抗联队伍英勇的斗争 事迹:伏击日伪运输队、智取肇源县城……他听得热血沸腾。 "从今以后,我的豆腐坊就是你们的秘密联络点,我的侄子你们也带着打鬼子吧!"同样痛恨侵略者的王 守璧掀开里屋门帘,3个身影从暗处现身——他们是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张瑞麟、三棵树铁路工厂地下 党支部书记董丽泉和抗联交通员韩大爷,棉袍下藏着的驳壳枪若隐若现。 "个头还不及'九九式'步枪高,活脱脱像一只小猫!"张瑞麟捏了捏王济堂单薄的肩膀,"枪都扛不动,怎 么打鬼子?" "我再也不想过牛马不如的亡国奴生活!再也不愿看到伯父被日本人欺负!"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