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护航孩子成长(社会杂谈)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7-07 01:01
"体育老师请假了,这节课上数学……"在很多人的校园记忆里,这句话并不陌生。长期以来,体育 课、劳动课、美术课、音乐课等课程被贴上"副课"标签,有时被"语数英"等考试科目挤占,又或者教学 内容流于形式,成为"水课",在基础教育中处于"尴尬"的位置。 如何让"副课"挺直腰杆,真正实现五育并举?还需多方聚力、协同破局。 首先要破除"主副"藩篱。家长、学校和社会需要一场深刻的认识转变。要清醒认识到,每一门课程 都承载着不可替代的育人使命,获得心智的开化、生命的启迪、意志体质的增强,这些和汲取知识一样 重要。只有从思想深处破除"主副课"的二元对立,树立五育并举的科学教育观,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困 境。 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德育课可以结合"校园欺凌""网络素养"等社会热点,组织深度辩论; 体育课不妨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间游戏项目,点燃运动热情;美育课可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身边 小事、用音乐表达生活感悟,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劳动教育更要动真格,可以通过设计校园责任 田、维修工坊、社区志愿服务等富有挑战的实践任务,让孩子们在汗水中体会创造的价值。 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对引导教学内容转向有重要作用。需要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