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一艘巨轮驶向大洋 一座汽车城快速成长
7月9日,当晨光洒向距离深圳市中心约130公里外的小漠港,载有6800多辆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深圳 号"滚装船启航出港,1105辆从比亚迪深汕基地生产下线的宋系列出口车"漂"向欧洲。 随着比亚迪深圳号滚装船首次靠泊深圳港,并首次运载深汕本地生产的车型出口,比亚迪在深汕的产业 版图进一步清晰:搭建从零部件到电池到整车的生产全链条,整车生产则主攻中高端及出口车型,比如 腾势Z9、仰望U7、宋Pro及宋Plus的出口车型等。 5年时间,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日渐成熟,比亚迪在深汕的投资也从最初的50亿元 增加至300多亿元;京西智行、佛吉亚、东风李尔、延锋国际等近30家企业组成的千亿级新能源整车及 零部件产业集聚。 与之对应,近4年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5%,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5.4%。 日渐形成的产业集群和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也让外界看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潜力与可塑性。7月8日,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投资促进大会举行,现场15个项目签约,涉及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 备生产基地、汽车特种涂料及高端化工材料研发基地、半导体高端精密设备生产基地等深汕重点发展的 产业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