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体融合,让成都消费燃起来!
Sou Hu Cai Jing·2025-07-11 02:17
"我在成都,亲眼看到'诗和远方'怎样变出了真金白银!" 一位旅游发烧友在成都体验了一场深度游之后,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这样一篇帖子,还原她的所感。 去杜甫草堂感受一番诗圣的神仙日子,不想这草堂每年能接待720万人次,收入4600多万元; 去东郊记忆追赶Z世代的潮流,观展、看秀、吃喝、逛潮店,没想到这里去年吸引了1800万游客,总收入能超过30亿元; 去"蜀宴赋"妆造一番,沉浸式体验汉文化餐秀,没想到他们一年收入都七八千万元了,马上还要去上海开分店! 去凤凰山看一场球赛,没想到小小球票能关联十几个景区、数十家门店,一张票根游全城,流量变留量,留量则直接变现。 ▲杜甫草堂博物馆,游客参观杜甫像资料图 "诗与远方"变出的真金白银,并不全然来自旅游本身,更多来自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所释放的"乘数效应"。 文商旅体融合,何以被提到关乎全域发展的高度?这要先从"消费"说起。 1、提振消费,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是捷径? ——不,是必答题 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各地,很多前所未有的"经济"新词陆续出了圈:冰雪经济、簪花经济、户外经济、票根经济、首店经济,甚至婚登经济…… 这种种名词之所以可以叠加"经济",其效益的根源,正是消费。而这些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