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度”谋突围 低度酒能否撑起酒业未来
本报记者 梁傲男 当传统白酒遭遇消费代际更替,低度酒正以破竹之势重构行业版图。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低 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这一增速远超白酒行业整体水平。 站在产业新周期,酒企纷纷降"度"谋"突围"。39度五粮液、38度国窖1573等大单品密集上线,低度酒体 配套工程、风味技术攻关已成为企业战略重心。 低度酒绝非简单的参数调整,从降"度"后酒体浑浊的行业难题到年轻消费者"喝得少但喝得好"的品质诉 求,从线上渠道的流量争夺战到区域市场差异化的场景渗透,低度酒赛道正在上演一场技术、供应链与 消费认知的全方位博弈。降"度"成为了酒企在红海市场中开辟新增量的"突围"密码。 重构消费场景 低度酒愈发火热,是各方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如今传统酒饮产能过剩且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酒 企的策略布局加速了低度酒的渗透。另一方面,90后、00后消费者正在成为酒水消费的主力人群。新消 费人群、新场景、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不断推动酒类行业朝着年轻化、大众化、低度化、健康化的方向 发展,成为了酒业革新升级的重要信号。 酒业降"度"谋变,其核心远非简单稀释酒精浓度,而是一场产品形态与消费场景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