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达到共鸣: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之道
2024年下半年,多家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持续调整。Gucci一年内关闭6家门店,Burberry大中华区销售 额同比下滑21%,Zegna集团中国区收入同比减少14.5%。2024年全年,六大顶奢品牌共关闭中国内地14 家门店。不仅是中国,贝恩咨询预计,2024年全球个人奢侈品消费整体萎缩2%,是十年来首次下跌。 品牌价值被消费者真正认可和理解的难度,正在变得越来越高。这也让我们开始反思,问题真的出在策 略本身吗?还是说,从一开始,品牌就没有找到一种能够与用户建立真实连接的表达方式? 为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品牌建设战略管理专家、Coach亚太及澳新市场副总裁兼负责人张淳瑜。她 曾先后在百事、卡地亚、Coach等品牌任职,是少数亲历国际品牌在亚洲市场做深转型的人之一。她的 职业路径贯穿了快消、奢侈品到轻奢等多个业态,而她的思考也正是从这些行业差异中逐渐展开的。 从重口到轻口 一次本土偏好的被看见 如果倒回到十几年前,让当时在百事工作的张淳瑜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她大概会说:"是全 力以赴地在卖货。" 那是一个中国快消市场高度活跃的阶段,渠道红利释放,新品不断试水,国际品牌纷纷押注本地化。张 淳瑜负责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