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彼此的故事中更好照见自己”(金台随笔)
Ren Min Ri Bao·2025-07-15 22:10

跨文化展览,并非文物的简单拼盘、机械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文化叙事与深度对话。以在北京举办 的"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为例,为便于国内观众理解,策展方采用双线结构,以神话故 事为明线搭设情感通道,以文物群为暗线构建实证脉络,形成文化转译的双层认知系统。在结尾部分, 同步展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多件文物,通过相互对照,生动呈现出人类早期文明的多元 性与共通性。挖掘展品背后的历史逻辑、找到文明间的契合价值,方能让观众从看客转为对话者,不仅 欣赏文物形制之美,更体味文化意义上的"世界大同"。 跨文化展览的魅力,来自对"他者"的好奇探寻,也源于对"自我"的重新体认 "我从湖北来上海,就是为了看看木乃伊长啥样"。在3个展厅连逛5个多小时后,63岁的王阿姨意犹未 尽,感慨"太震撼了,不虚此行"。2024年7月以来,上海博物馆联合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举办全球最 大规模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截至目前已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这场文化盛宴,成为我国跨文化展览 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化身"文明会客厅",敞开怀 抱,结合自身特色引进境外展览,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