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岁河南老板,拿到人形机器人“热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吴佳芸 北京报道 "现在比较麻烦的是,回不完投资人的消息,只能每周重复'稍后再约时间'。"蓝点触控创始人刘吴月的 烦恼,显得有点"凡尔赛",但这是人形机器人产业资金流向的真实写照。 刚刚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刘吴月日程排得很满,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话当天,他清晨5点才休 息。下一轮资金也在马不停蹄赶来的路上。刘吴月计划,2028年左右优先申请科创板上市。 当人形机器人创企估值普遍高企,资金很难在整机领域再找到合适标的,大批投资人开始涌入机器人核 心零部件。刘吴月认为,核心零部件既有机器人的"美好未来",也有明朗的安全边界,更务实一些。 蓝点触控在做的力传感器,正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能让机器人下场干活儿的时候,真正感知到外 界作用力。尤其六维力传感器,几乎决定了整机更像"机器"还是更"类人",是"大老粗"还是能干"精细 活儿",技术门槛很高。 作为技术壁垒最高的传感器之一,前些年,力传感器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卡脖子"。这两年,随着国内人 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包括蓝点触控在内的少数厂家,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 让人形机器人的降本变得可能。 人形机器人通常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