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环上半年预亏40-45亿元 需求降温、产能供需失衡致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
突围路上的荆棘:内伤未愈,外患又至 行业对高效组件的需求转向N型技术之际,TCL中环的产品升级节奏略显被动。尽管近期推出新一代BC 组件,但转化效率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市场响应未达预期。在光伏技术快速迭代的赛道上,研发投入 的紧迫性与商业化落地的迟缓形成矛盾,技术护城河的宽度亟待拓展。 海外布局的代价高昂。为寻求市场增量,公司控股收购新加坡组件企业Maxeon,寄望其打开全球渠 道。然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叠加标的公司的经营困境,使得此次收购非但未贡献利润,反而触发近 10亿商誉减值。海外拓展的遇阻,折射出国际化管理能力与技术整合的不足,资金投入与回报的失衡加 剧财务压力。 资金链的极限承压。持续的亏损已显著消耗现金流,而短期债务规模却持续攀升。一边是刚性债务偿付 迫在眉睫,一边是经营造血能力下滑,公司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填补缺口。这种资金腾挪虽暂缓危机, 却非长久之计。 光伏行业凛冬未退,曾经的全球硅片巨头TCL中环正深陷业绩泥潭。随着2025年上半年预亏40亿至45亿 元的消息公布,其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扩大超30%,新晋CEO王彦君的首份半年答卷未能传递暖意。这 场旷日持久的亏损背后,固然有行业周期下行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