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是活化石?揭秘唐朝人说话的真实声音
Hua Er Jie Jian Wen·2025-07-20 05:41
粤语不仅是香港、广东和全球华侨的母语,更是语言学界公认的「活化石」。它像一台时光机,将我们带回唐朝(618-907年)的盛世,让我们「听见」李 白、杜甫吟诗的原汁原味。为什么说粤语是唐朝语言的活化石?它如何揭秘古人说话的真实声音?让我们透过历史、音韵和文化视角,一探究竟。这不仅是 语言的奥秘,更是中华文明的声音遗产。 - 入声(checked tone):唐朝汉语有「入声」——短促的爆破音,如以-p、-t、-k结尾的字(类似英语的stop)。普通话已丢失,但粤语完整保留。例如,唐诗中 「白日依山尽」的「尽」在粤语读「zeon6」(带入声),听起来短促有力,更接近唐人原音;普通话读「jìn」,已变成舒声。 - 声母多样:粤语有古汉语的浊音和鼻音,如「ng-」声母(唐朝常见)。例如,「五」在粤语读「ng5」,而普通话已简化为「wǔ」。 - 韵母丰富:粤语有9个声调(比普通话的4个多),保留了唐朝的平、上、去、入四声系统,让诗词韵脚更对仗。 透过这些,粤语就像考古文物,帮助语言学家重建唐朝人的「真实声音」——那是一种抑扬顿挫、韵味悠长的腔调,充满诗意与活力。 揭秘唐朝人说话:用粤语「重播」唐诗 粤语的「活化石」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