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隐藏在暗处的“技术后门”或成失泄密导火索 如何防范?安全提示来帮忙↓
Yang Shi Wang·2025-07-21 06:54

央视网消息:网络安全不仅关乎个人隐私、企业秘密,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机关7月21日发布安全提示,一些别有用心的设计或 恶意植入的技术后门,可能成为失泄密的导火索。那么什么是技术后门?又该如何防范?一起来了解。 "技术后门"通常指绕过正常的安全检查机制,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技术后门"的设计初衷是方便开发者进行调试和修改漏 洞,但如果未及时删除,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就会变成安全风险,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系统、获取敏感信息。 比如,一些境外生产的芯片、智能设备或者软件可能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被故意预埋了"后门",厂商可以通过特定信号对设备进行远程操 控,如自动开启摄像头、麦克风,或命令后台自动收集指定数据并回传。 另外,个别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软件更新渠道、污染开源代码库或在供应链环节篡改代码等方式,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植入"后门",同样可 以达到非法操控设备、窃取秘密的目的。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防范 "技术后门"窃密,重点涉密岗位可通过采用自主可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避免境外软硬件"后门"风险。还可 通过加强技术防护措施,如制定补丁策略、定期进行操作系统更新、定期检查设备日志、监控异常流量等方式,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