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牧原股份:以科技创新解锁现代化养殖密码

本报记者 肖艳青 从养22头生猪起步,到出栏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从构建自主育种体系,到以合成生物学降低"豆粕焦虑"、以智能化装备 革新生产方式……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正以一系列硬核科技创新,重新定义中国养殖业的全球竞争 力。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深入牧原股份,探寻其现代化养殖背后的科技密码。 瞄准自主育种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端稳百姓"肉盘子",生猪育种至关重要。 顶层设计方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提到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 如何实现自主育种,是牧原股份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据了解,牧原股份自1998年就开始专注生猪育种,目前在猪的生长 速度、产仔猪方面有较大突破。数据显示,2014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为185.9万头,2024年跃升至约7100万头。这样的高速 增长得益于其颠覆传统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能够实现自主育种,突破种猪限制。 据介绍,传统的生猪育种体系是金字塔型,即由曾祖代猪繁育祖代猪后,由祖代猪繁育父母代猪,再由父母代猪繁育三元 商品猪。"这样一代一代下来,要经过两年时间。"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