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湖北荆州博物馆馆员蒋鲁敬参与发掘、整理多批楚汉简牍 竹木之上,读简证史意兴长(文化中国行·感知文化里的中国·关注冷门绝学)
Ren Min Ri Bao·2025-07-22 21:44

"《九九术》竹简以楚文字书写乘法口诀,比里耶秦简《九九表》早一个多世纪""《四王五霸》简文第 一次将楚文王列入'春秋五霸'"……暑假期间,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古城内的荆州博物 馆迎来参观热潮。"书于竹木——荆州出土简牍展"展厅内,荆州博物馆馆员、策展人蒋鲁敬正在为游客 们讲解一枚枚简牍的前世今生。 简牍是古人记载、传递文字信息的工具,从商代一直沿用到魏晋时期。简牍学研究专业门槛高、受众范 围小,是典型的冷门绝学。蒋鲁敬2012年从吉林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荆州博 物馆工作。10多年来,他参与发掘、整理了望山桥楚简、龙会河楚简、胡家草场汉简等多批楚汉简牍, 持续进行简牍研究、展陈利用。 与时间赛跑,抢救文明记忆 2019年春,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随着抽水泵的运转,324号楚墓椁室水位缓缓下降,一束竹简显现轮 廓。 凭借丰富的田野发掘经验,蒋鲁敬意识到即将迎来重要发现。他和同事立即趴在椁室边,用浸湿的海绵 将初露一端的竹简覆盖,并用喷壶持续喷水,保存完好的竹简露出真容。 简牍发掘、保护和修复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刚出土的竹简软得像面条,非常脆弱,接触空气后极易 氧化变黑,可能导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