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机场:从“城市空港”到“湾区门户”的腾飞之路
Zhong Guo Min Hang Wang·2025-07-23 09:19
南海之滨,珠水滔滔。 逐梦蓝天:风雨不改凌云志 大潮奔涌,长风浩荡,用波澜壮阔来形容珠海机场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恰如其分。 上世纪80年代,成立之初的珠海经济特区是珠三角的交通末梢,处于"无机场、无港口、无铁路"的"三 无"状态。交通的瓶颈,成为了"珠海之痛",许多满怀期待的投资者见到珠海的交通状况,纷纷失望而 归。 百业勃兴,交通先行。建设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交通网络。自此,建设珠 海机场这项被誉为珠海腾飞的"命运工程"被正式提上日程。 从1992年12月28日"亚洲第一爆"开山劈石,拉开机场改扩建序幕,到1995年6月18日,珠海机场正式举 办通航仪式,建设者们仅仅用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一个通常要六年才能建好的大型机场,创造 了令人瞩目的"特区速度",实现了珠海人企盼已久的蓝天梦。 按照设计,珠海机场每年可满足12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机场之 一,跑道按照最高4E级标准修建,长度为4000米,同样是当时国内最长的机场跑道。 摊开粤港澳大湾区版图,珠海机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珠江西岸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 1995年6月18日,珠海机场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