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行观|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需警惕舆论干扰
Guan Cha Zhe Wang·2025-07-25 10:01

(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 近日,路透社报道称比亚迪位于匈牙利的工厂将推迟量产,并在初期以低于原计划的产能运行。 对此,比亚迪迅速回应称,相关报道不属实,工厂建设进度完全符合预期,并重申"欧洲制造、欧洲销 售"的战略目标未变。匈牙利国家投资署署长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现场照片,直斥报道为"假新闻"。 事实上,类似的舆论风波并非个例。此前,宁德时代也曾被外媒报道称其在匈牙利工厂的二期项目"被 推迟",公司随后公开澄清,强调项目从未搁置。 接连发生的这些舆论事件,引发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加速"走出去"的过程中,正 置身于一个被高度聚焦、频繁审视的国际舆论场。 一方面来看,外媒正在以更高频率、更密集的方式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动态,而这恰恰是中国新 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体现。 当然,现在来看,外媒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关注,还远没到当年日本企业那样的程度。目前的情况,大 多是围绕某些项目进展的错误报道和一些放大的解读,外部舆论也没形成一致性打压的局面。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从历史中学习经验,提早做些准备。当我们在全球市场上越来越有存在感时, 难免会被更多地盯着看、放大看,甚至被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