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饭碗”还香吗?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张漫游 上海、北京报道 曾经被视为"金饭碗"的银行岗位,正越来越多地采用劳务派遣模式。 最近,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收到的银行"派遣制"录取通知,引发关注。《中国经营报》记者 注意到,银行使用派遣制员工的岗位早已不再局限于基层柜员,信用卡、运营、IT等业务条线也成 为"派遣主力军"。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目前,大型银行已陆续将不少派遣员 工'转正',管理更加顺畅,员工的归属感也显著增强。但在一些股份制银行乃至中小银行中,派遣员工 依然占比较高,应尽快推动有条件的派遣员工实现身份转化,让其真正融入机构文化、形成长效激励机 制。" 派遣制渐成趋势 某农商行发布的综合柜员招聘岗位,明确标注为劳务派遣身份。 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信用卡条线的招聘信息也显示,该行正通过派遣方式招聘三类岗位人员,分别是 信用卡营销经理助理、消保管理助理以及特殊资产管理助理。 "劳务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属于派遣公司的员工,只是被派到银行等用工单位工 作。正式工则直接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用工单位的直属员工。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动合同是和派 遣单位签订,正式员工的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