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始终没能收割中国,美联储死不降息,说白了就是在等中国先扛不住
Sou Hu Cai Jing·2025-08-02 04:49

中国经济的韧性,正成为美联储高压货币政策的最大挑战。这场全球金融角力中,美联储的鹰派策略,远未能如其所愿地"收割"中国。 曾经,国际贸易结算几乎必须以美元计价。如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广泛应用。越南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用人民币采购中国光伏组 件,刚果的矿业公司也更倾向于使用人民币结算。美元在这些新兴市场的传统主导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并非简单的固执。华尔街分析报告揭示了美联储的深层战略:通过延长高利率周期,制造美元流动性虹吸效应,迫使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出现资本外 流,为美国金融机构创造抄底机会。这套"紧缩-动荡-抄底"的模式,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奏效,成为美国转嫁经济危机的惯用手法。 然而,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韧性,令美联储的算盘落空。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阶段性调整,但中国拥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如同为 国民经济系上了一层坚固的"防冲击装甲"。 面对国际资本的短期流出,中国央行及时启动市场稳定机制,国家队资金迅速介入,有效化解了市场风险,避 免了类似新兴市场常见的恐慌性资本外逃。 去年A股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境外投资者数十亿元的集中抛售,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