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位领导干部被处分!财政部再通报:厦门成都新增隐债均超600亿元
Hua Xia Shi Bao·2025-08-03 00:42

华夏时报记者李明会北京报道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表示,这些典型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纪律观念不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存在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隐性债务问题"终身问 责、倒查责任"要求的有力举措。 六起案例合计新增隐债超千亿元 近年来,"隐性债务"成为焦点话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所谓隐性债务,主要是指个别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形成的 债务。此前就有专家指出,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和政府的投融资边界不是很清楚,一些地方政府经常利用国有企业去干政府的事情,这时政府投融资和企业 投融资边界变得不清楚,是产生隐性债务的体制原因。 近年来,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少报漏报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 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依法依规问责。为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8月1日,财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