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阳修的家书里,读懂了什么?(解码·家书中的廉洁文化)
Ren Min Ri Bao·2025-08-04 22:39
欧阳修纪念馆内,陈艳梅(左一)为学生讲授廉洁主题思 政课。 刘浩军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一封信笺,深情满怀。先辈写下的 一封封家书,有谆谆教诲,有缱绻情意,也有家国情怀。字里行间,是言说不尽的襟怀、千重万重的情 思,虽经历岁月磨洗,仍鲜活如初,令人动容。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从古至今,家书既是家人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传承家风 的载体,承担着家庭教育的职能。优良的家风家教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今起,本版推出 系列策划"家书中的廉洁文化",在先贤留下的字里行间重温廉洁家风,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编 者 "自南方多事以来,日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上午9点半,江西永丰县欧阳修纪念馆致用阁传出琅 琅书声,这是永丰中学高二(4)班的一堂廉洁主题思政课。 "同学们,刚刚大家朗读的这篇文言文,是欧阳修写给侄儿欧阳通理的一封家书。为什么这样一封家 书,至今还在广泛流传呢?"老师陈艳梅站在展板旁,提出了问题,"大家看展板上家书原文加粗显示的 一行字:'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这句话出自家书第三段。为什么把这句话着重展示? 欧阳修又为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