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用大模型点燃北京AI第一城的生产力


从中关村科学城的实验室到快手可灵AI事业部的工位,我国AI浓度最高的北京不断向外辐射创新推动力。这里有全国近四成备案上线的大模型,AI企业数 量超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3500亿元。北京的AI成绩源于智源研究院的技术突破,亦庄、朝阳区等超3.3万P算力供给等看不见的支撑,还有以可灵AI为 代表的大模型应用对生活生产场景的渗透。 技术、人才、场景、政策的多重加持,让北京率先探索出"技术突破—产业应用—创新消费"的AI发展闭环。从高端制造业的智能生产,到内容平台的创意爆 发,再到城市治理的智慧升级,快手的案例只是缩影,AI第一城群星闪烁。 当前,多模态大模型几乎成为大模型企业标配,可生成图片、可生成视频、可多样化交互,这种更容易感知的生产方式,让抽象的代码离用户更近,它可以 是生产线上的"创意工人",也可以在体验式消费中提供情绪价值。 "制作"到"智作"的生产力革命 2024年6月,异类Outliers团队用一个晚上生成了一部小短片,那是一辆小汽车飞上太空的影像,技术来自于可灵AI。一个月后,导演陈坤带着与可灵AI共创 的《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在中影国际影城cinity 7号厅超前点映。 当天他向媒体披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