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海化23亿元押注天然碱矿:从氨碱到天然碱的转身 能否避开陷阱?

8月5日晚间,山东海化(SZ000822,股价6.06元,市值54.24亿元)公告称,将以23.2亿元自有资金,通过增资挂牌摘牌方式,获取中盐(内蒙古)碱业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中盐碱业")29%的股权。 在建筑用玻璃产能大幅萎缩、光伏玻璃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纯碱消费市场明显缩减,价格大幅下滑。此时,合成碱巨头山东海化向天然碱的跨界犹如一次豪 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注意到,作为国内纯碱产能前三的氨碱法龙头企业,山东海化现有280万吨产能,在成本与环保双重压力 下,这场跨界投资究竟是破局救赎,还是风险陷阱? 图片来源:山东海化公告 氨碱法优势不再,山东海化23亿元押注天然碱 山东海化的这一动作,发生在合成碱行业逐渐式微的背景下——化学合成碱因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产能已显过剩,而天然碱凭借低成本、工艺简单 等优势渐成趋势。 作为以合成碱(尤其是氨碱法)为主的行业参与者,山东海化的这次"跨界"背后,从其自身财务状况来看,其正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财务数据的下降,显示出山东海化急需新的利润增长点来扭转业绩下滑的局面。 每经记者梳理发现,山东海化长期深耕盐化工产业,主导产品为纯碱、烧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