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考试啦,那未来怎么评价
3 6 Ke·2025-08-07 12:09
近期,多所"双一流"高校纷纷启动对绩点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复旦大学已引入"P/NP"成绩机 制,允许部分课程不计入绩点;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高校,也在逐步弱化绩点排名的权重,推动以"去量化""去内卷"为导向的学业评价变革。 2025年7月26日,北京大学宣布自2025级本科生起取消绩点(GPA)制度,成为近年来改革 力度最大的高校之一。 作为一个长期高度依赖绩点的教育体系,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是对教学管理细节的微调,更标 志着高校对"唯分数论"的反思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绩点制度的松动,不只是技术性的修修 补补,它所触及的,是教育预设的根基。 在本文中,胡泳追问:分数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何如此依赖它?从"绩点制改革潮"出发,他 引导我们重新理解学习的意义,思考一种可能的"无分数"学习想象。 评分制度是现代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成千上万间教室中,评分早已成为普遍接受的教育常规。这 一制度的"自然性",堪比教科书的使用、学生按课桌排列的方式,或教师的在场——它们都是"学校教 学语法"(grammar of schooling)的一部分。从小学年级到高等研究生项目,教师每周要花大量时间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