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乌到深圳,社会化的小学生打算提前“上班”搞钱
Hu Xiu·2025-08-07 23:04
暑假对于学生来说,本质是一场对于学习外的生活拓展,生活是成长中的第二课堂。对成长在不同时代 的小学生来说,有各自不同的答案。 珠三角的10后、义乌创N代和海淀小学生都开始过上独具特色的暑期。 一、义乌暑假工2.0:创N代的技能培训 义乌小商品市场,一个面向所有人的无门槛商学院。 是蝉联多年的世界超市,在每个时代都成功养活了批量中小商家和供应链。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浙江小 孩,哪怕不满10岁,也人均有5年以上的工龄。 80后时期的小学生,暑假还没有过重的课业压力,撒欢儿是暑假的主题。90、00后是随着互联网一起成 长的一代,有关暑假的记忆除了补课、兴趣班,还有空闲时间怎么才能玩会儿电脑和手机。 而如今10后的成长轨迹则在时代压力下逐渐转化,他们更早接触社会,更早做起职业规划。那些"只要 专心读书"的要求已经过时,毕竟读书再多毕业以后也要工作,务实的需求从娃娃抓起。 暑假,正是新一代小学生的"实习期"。 时代的差异之下,还有地域不同而引发的文化特质,父辈们的打拼经历,衍生出可以传递给下一代的生 存手册。义乌的商机、深圳的效率、海淀的学霸,这些刻在城市中的底色,也正在悄悄完成代际传递。 义乌小孩的暑假,是从手工流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