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体化追责斩除财务造假“毒瘤”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人因财务造假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明显增多。诸如,7 月18日,金通灵就曾披露公告称,因涉嫌连续六年财务造假,公司及6名相关责任人因欺诈发行股票 罪、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财务造假者终食恶果。近日,证监会对ST高鸿严重财务造假案开出预罚单,拟对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 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从越博动力到ST高鸿,对财务造假立体化追责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行政处罚高额罚单毫不手软,刑 事移送"应移尽移",民事索赔诉讼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立体化、全方位的追责惩戒体系形成闭环, 有助于彻底斩断资本市场上的财务造假"毒瘤"。 另外,对*ST高鸿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35亿元罚款。对上市公司的罚款金额属于罕见的高额 罚款。对其他责任人处罚金额也均高于以往同类情形,其中,*ST高鸿董事长、时任总经理付景林更是 被给予警告,并处以750万元的高额罚款,而且还被10年证券市场禁入。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直接责任 人,都涉及顶格处罚。 2015—2021年,*ST高鸿的财务造假长达九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近199亿元、利润总额超7620万元。 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