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村村民因护鸟而增收(家乡的山水能生金)
Ren Min Ri Bao·2025-08-10 22:59
月亮湾航拍。 胡红平摄 石门村。 史港泽摄 蓝冠噪鹛在枝头嬉戏。 张卫国摄 核心阅读 近年来,江西婺源不断加强蓝冠噪鹛保护,其野生种群数量从2000年的50多只增长到现在的600多只。 凭借蓝冠噪鹛这张独特的"生态名片",当地观鸟、民宿等产业迅速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嘀呴、嘀呴……"一阵鸟叫声穿林而过,两只蓝冠噪鹛追逐嬉戏,落在河岸浅滩。 25年前,同样的"嘀呴"声,令当时在野外科学考察的林业工作人员十分惊喜。经确证,消失81年的国家 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蓝冠噪鹛再次现身江西婺源! 记者来到江西婺源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中心区——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每年4月至7月繁殖期,许多 蓝冠噪鹛会飞到村里230多亩的沙洲上,栖息、繁衍。 护鸟先护沙洲,为鸟儿建个舒适的家 喜欢与人类相邻而居、爱洗澡、对环境要求高——这是蓝冠噪鹛的习性。 沙洲紧紧依偎石门村一侧的河岸,岸边草木葱郁,成片的水稻田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小山丘脚下。在沙洲 北部,沿岸的草丛里藏着一排方形钢筋笼,里面放满了大石块。"这片沙洲就是蓝冠噪鹛的家。"饶河源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凤莺说。 护鸟先护沙洲。曾经,沙洲面积被水冲得越来越小。张凤莺说:"我们请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