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已现:"人工智能+"的价值70%来自物联网,AI归位物理世界
过去一周,AI领域热点频出。8月6号,Google发布了世界模型的最新版本Genie 3,该模型首次实现了可实时互动的3D环境生成,效果令人惊艳。紧接着8 月8号,OpenAI正式推出了GPT-5,再度引发行业热议。 其实,早在这些突破之前,我就曾在文章中预判,"人工智能+"的产业价值有70%最终将归属于物联网。彼时这一判断被不少人视为大胆甚至激进,但随 着AI产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一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验证。 在AI产业化浪潮下,物联网不仅没有边缘化,反而日益成为推动AI真正落地、赋能千行百业的核心驱动力。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将突 破270亿大关。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些分布在生产、交通、医疗、城市等场景的海量物联网终端,为AI应用提供了高达67%-72%的原始数据来源。可以 说,物联网已成为AI进化与应用最坚实、最广阔的数据基础。 这一趋势在AI基础模型的最新突破中得到了印证。以GPT-5、Genie 3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正在从单纯依赖互联网文本、图片等虚拟数据,逐步 转向主动感知、理解乃至操作物理世界。 在这些技术更新的背后,物联网的价值愈发凸显。它不仅是数据的采集器,更是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