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位海归教师“走向深蓝”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8-14 00:51

前不久,在四川旅游学院学术报告厅里,"刘勇教授横渡印度洋事迹分享与文旅融合创新沙龙"正进行到 最动人处。上岸仅10天,他遍布全身、深浅不一的湿疹疤痕在灯光下格外清晰。"最后1个月,每次坐下 划船,都如同被烙铁灼烧,止疼药成为'续命粮'。"刘勇说。 比起2023年横渡大西洋时的兴奋,这次的刘勇多了份沉静。"在海上,才会懂得平常习以为常的一杯热 水、一碗小面有多珍贵"。 如今,刘勇的湿疹还在隐隐作痛,体重比出发前轻了17公斤,平衡感尚未完全恢复,但他已经开始研究 整理航海日志。 沙龙结束时,"玫瑰号"的视频投影在屏幕上,像大海中一片漂浮的叶子。 麻烦接踵而至。尾舵和水平舵丢了,船在浪里像一片打转的叶子;南半球的冬日海上,阳光晒得人脱 皮;海水淡化装置停了,只能靠仅剩的储备水分着喝。最险的一次,不明原因的过敏让他全身至脖颈迅 速肿胀,卫星电话那头的医生指导他服用强效药物后,他昏睡了五六个小时。 两个多月里,船上的日子被切割成规整的片段:四人分两班,每班划两小时歇两小时。当有的队友坚持 绕行60海里着陆肯尼亚冲击"最长划行纪录"时,刘勇翻出航海图劝说:"坦桑尼亚靠岸更安全。人类首 次跨洋成功,比数据更有价值。" 他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