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北京“城之源”
Ren Min Ri Bao·2025-08-14 06:11
考古人员在对琉璃河遗址夯土建筑基址剖面进行清理。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观众在首都博物馆参观琉璃河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伯矩鬲"。张秀科摄(影像中国) 鸟瞰琉璃河遗址(资料照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新华社发)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是燕山南麓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时期遗址,也是目前国内 发掘时间最长、发掘规模最大、发掘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 自1945年被发现以来,琉璃河遗址历经多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陆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漆木 器、玉石器、原始瓷器、陶器等,其中包括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堇鼎、伯矩鬲。2025年4月, 琉璃河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编 者 从北京市中心向西南车行约40公里,再穿过一段田间小路,就到了琉璃河遗址城北发掘区。 "经过历时约3年的勘探和发掘,我们发现了外城壕和外城墙,明确了琉璃河遗址外城的存在。"北京市 考古研究院馆员、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晶介绍,"根据外城壕的位置推测,城址规模由原 来不到60万平方米扩大到约百万平方米。外城壕内堆积层多达12—16层,通过对这些堆积层的研究观 测,可以追溯外城从建设到废弃的过程。" 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