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书评︱安宁疗护:让临终者决定最后的尊严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2025-08-14 11:48
编者按:临终时的"尊严"一直是安宁疗护理念所追求的个体重要目标。不过,在实践中,尤其是在制度仍不完善且缺乏动力的 宏观环境中,我国安宁疗护中的临终尊严通常只能够在"妥协"与非正式的"调和"中展露出不完全的状态,临终者们仍然身处尊 严与哀痛的中间地带。人口学和老龄学专家陆杰华等人的新著《直面临终时刻: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妥协与调和》以社会学的方 法展开了深入医院安宁疗护科室与病房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医院安宁疗护的实践面临着战略、政策、机 构、资源、团队、观念等一系列问题。相信能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临终者的个体生命体验的同时,也能给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启 发。 陆杰华、戚政烨 / 文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长寿时代,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人口比例增大与平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是其显著特征。衰老 在某种意义上是个体不断接近和到达死亡的过程,死亡是人类老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根源。无论是身体机能退化、心理恐慌还 是社会歧视,都来源于最直击人心的死亡话题,因此临终阶段的照护和服务几乎是老龄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7岁,但平均健康预期寿命仅有68.7岁,意味着平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