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小突破”到“大布局”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人民网)

在规模上,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 场;在创新上,2024年,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三分之二;在应用场景 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持续赋能千行百业,渗透率逐年提升。 完整的工业体系与丰富的应用场景成为我国机器人快速迭代的催化剂,特别是带动了人形机器人的 突破。自2023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来,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 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相继出台专项政策,在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应用示范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布 局。今年初,摩根士丹利发布一份报告称,人形机器人"身体"部分是中国企业的强项。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机器人大模型的快速演进,主要得益于架构端与数据端的协同突破。在架构 上,从早期的SayCan语言规划模型,到RT-1实现端到端动作输出,再到PaLM-E、RT2将多模态感知能 力融合至统一模型空间,大模型已逐步具备"看图识意、理解任务、生成动作"的完整链条。在数据端, 目前已形成互联网、仿真、真机动作三类数据协同支撑的结构化体系,前两者提供预训练量级与泛化场 景,后者则直接提升模型在物理世界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