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企业寻场景突围,VC/PE投资逻辑嬗变

近年来,随着动力系统、高力矩伺服关节、全身协调控制算法等关键环节的成熟,人形机器人在稳定 性、灵活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优化,并迈入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的拐点。 2025年也被业界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元年。7月,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头部企业 接连宣布拿下大额订单。另外,因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而出圈的创业公司松延动力,今年总订单规模 也已经突破2500台、总合同额超过一亿元,并且7月量产交付破百台。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对多位企业高管、行业专 家和投资人的采访发现,展览展示、科研教育、赛事场景为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场景。 而汽车、3C等工业场景,仍有待企业去进一步突围。 "不同场景对机器人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优秀的团队会同时在这些场景进行尝试,抓住不同阶段的商业 化机会。"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据了解,蓝驰创投从2016年开始布局机器人领 域,投资了高仙机器人、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万勋科技、它石智航等创新公司。 在曹巍看来,在展览展示、科研教育等场景,用户宽容度更高,即便产品本身不那么完美,也愿意付费 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