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报道三:企业在跨境贸易中更有“底气”
Sou Hu Cai Jing·2025-08-18 08:48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一艘装载数万吨PTA的货轮正从中国港口驶向欧洲。船还未靠岸,货 物价格却已在郑商所期货盘面上完成锁定——这是厦门国贸石化总经理刘德伟日常工作中的一幕。 2025年2月,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厦门国贸石化与欧洲买家谈判中的4万吨PTA订单顿时陷 入僵局。买家以中国纺织品将受冲击为由,认为上游原料PTA价格将会下跌,要求每吨降价50美 元。"若谈判僵持,备货和装船计划可能会延误,我们最终说服客户采用PTA2505合约基差点价,既让 买家拿到理想价格,也保障了我们合理的利润空间。"刘德伟回忆道。 在跨境贸易的浪潮中,厦门建发同样借助郑州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东风,在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中探索 出了属于自己的路径。 2023年,物产中大化工集团的乌克兰葵粕进口业务遭遇"黑天鹅"危机,海运中断风险较大,若按传统模 式买入乌克兰葵粕并通过郑商所菜粕期货套保,一旦卖方无法交货而国内菜粕期货价格上升,集团套保 头寸将面临巨额亏损。 "我们在签订采购合同的同时,买入郑商所菜粕看跌期权。"物产中大化工集团农产品交易部经理夏秋子 解释,这一操作相当于为跨境贸易上了"双保险":若海运正常,可通过期货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