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要“跌下神坛”?中国海水制氢技术能否改写全球能源格局?
Sou Hu Cai Jing·2025-08-21 02:11

一、海水制氢: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中国速度" 传统制氢依赖化石燃料或陆地电解,需先淡化海水再电解,能耗高且易腐蚀设备。2024年,中国科研团队攻克耐腐蚀电极材料难题,研发出可承受高盐环境 的催化剂,将运行电压从2.1伏降至1.59伏,直流电耗仅3.80千瓦时/立方米氢气。2025年,百千瓦级系统在青岛落地,每小时产氢20立方米,直接并入城市 管网供车辆加注。 技术突破背后是政策与产业的双重驱动。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中国氢能专利占全球41%,《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推动下,科研 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发出多孔隔膜水蒸发电法,省去淡化环节,流程缩短60%。福建团队研发的光解海水芯片,转换效率达18%,大连化物所的系统氢气纯度 突破99.999%,均创世界纪录。 石油要"跌下神坛"?中国海水制氢技术能否改写全球能源格局? 当国际油价因地缘冲突和金融炒作反复震荡时,中国正用一管海水改写能源规则。2025年,随着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突破,氢能成本降至每公斤20元以 下,这项被国际能源署评价为"颠覆性创新"的技术,正在重构全球能源版图。 二、绿氢崛起:石油市场的"鲶鱼效应" 三、能源革命:从"买油"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