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处暑书意
Ren Min Ri Bao·2025-08-23 22:42

处暑一至,北京城炎气渐退,迎来舒爽的季节。气候的转变,往往引发人的心境变化。这个时节,历代 文人墨客留下不少咏秋名篇、书画佳作。 传世书札、法帖中,不少书家记录了秋日意趣、处暑感怀,如苏轼《前赤壁赋》、米芾《秋暑憩多景楼 帖》、王羲之《徂暑帖》、王岩叟《秋暑帖》等。苏子与友人泛舟崖壁之下,怀古感兴;米芾登高望 远,咏赞镇江多景楼之壮观景色,触景生情;王羲之、王岩叟殷殷问候友人,叮嘱友人注意身体等,无 不抒发着内在情感。 明人董其昌评价此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以此视帖,我们会发现不仅字体、用笔有萧散之感,更重 要的是《韭花帖》的字距、行距均拉得很开,而行气依然纵贯呼应,章法布局清朗宽绰,点画凝而不 重、疏而不散,给人以空灵简淡的美感。前三行较后四行字距、行距稍密,尤其是首行字间距最为密 集,而后三行则较为宽松,形成了前密后疏的变化,恰似处暑节气标志着从炎热向凉爽过渡,具有一种 由动到静、由热烈到平和的转变,仿佛是节气变化在书法艺术中的一种体现。这种节奏在《秋暑憩多景 楼帖》《秋暑帖》《徂暑帖》中却并不凸显,令读帖者难以体会。 季节轮换给书家带来心境上、书写时的微妙变化。《韭花帖》没有生活中的浮躁,也没有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