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Ren Min Ri Bao·2025-08-25 00:13
购买电子设备时,优先选择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产品,此类产品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措施相对完 善。不用智能摄像头时,直接盖上或拔掉电源,进行物理隔绝。另外,当电子设备第一次联网时,立即 修改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改为高强度、较为复杂的密码。同时定期检查手机APP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限,仅授予必要的权限,关闭不必要的权限,以防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警方提醒,通过"AI换脸"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构成诈骗罪 的,要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通过操控摄像头等设备偷窥偷听他人隐 私,则可能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或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罪等。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筑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 诈骗的,要保留好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记者 张天培) [ 责编:袁晴 ]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 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度伪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