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探微观之谜 展创新之力
Ren Min Ri Bao·2025-08-25 00:38
如果缺乏科学上的领先地位,在新技术上我们只能是追随者,缺失源头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勇于承 担前沿探索的风险,才能打通并掌控科技创新的全链条 高能物理,也称作粒子物理,研究的是物质最深层次的结构,是对分子、原子、原子核研究的自然 发展与深化。 粒子物理发展到现在,除了中微子振荡之外,标准模型的建立几乎都依赖于加速器。将来要解决上 述问题,加速器虽非唯一途径,但无疑是最主要的手段。至于建什么样的加速器,存在各种选择(如直 线或环形、电子或质子),各有各的可行性,中国高能物理面临的关键抉择是应该优先发展哪条路径 呢? 2012年,我们发现对于中国最佳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先建设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待其科学使命完 成后,在同一隧道内升级质子对撞,"一道两用"实现隧道资源高效复用。5年后,欧洲核子中心也宣 布,建设环形加速器是最佳方案,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我们的判断。事实上,我们不仅在科学上抓住了 未来发展的"牛鼻子",在方案与技术上也实现了创新与领先。过去10多年的研发不仅使设备国产化率达 95%以上,也在许多概念和技术上实现了全球引领。 历史上,对撞机技术作为源头,催生了加速器的广泛应用。比如同步辐射光源来源于环形对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