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河,跟“彼得洛夫”做直播(边城见闻)
Ren Min Ri Bao·2025-08-25 22:27
"彼得洛夫"在大豆田里驾驶全自动喷药拖拉机作业。 本报记者 郭晓龙摄 7月27日,"彼得洛夫"在逊克县举办的"中俄美食品鉴 会"上直播介绍中俄特色美食。 逊克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尼古 拉·库哈连科介绍学院收藏的中国工艺品。 本报记者 王 远摄 图片来源: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审图号为黑S(2025)58号 本报记者采访瑷珲图书馆馆长黄士娥(中)。 本报记者 郭晓龙摄 视频报道请看人民日报国际微信公众号 这两座城市也是中俄边境线上距离最近、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口岸对应城市,被称为"中俄双子城"。 记者在黑河遇到一位长着"洋面孔"、爱做直播的东北大叔,让我们跟着他的脚步,领略跨国生活的场 景、两国文化的深度交融。 从酸黄瓜到玉米面—— 直播间里充满中俄风味美食 在黑河市逊克县下道干村见到董德升时,这位眼窝深邃、鼻梁高挺的壮汉,刚忙完地里的活,裤脚还沾 着新翻的黑土。他热情展示新入手的全自动喷药拖拉机,地道的东北话透着热乎劲儿。 多年前,董德升的曾祖为避战事,赶着马爬犁来到中国黑河扎根。"小时候,我爱坐在小板凳上,听爷 爷讲家里的往事。"董德升说,如今,他75岁的姑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