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刺客”退烧
Hu Xiu·2025-08-26 00:07
"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不久前,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在一段视频中的"教育消费者"论,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社交媒体 上,"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上一个这么说的是钟薛高"的调侃,迅速演变成激烈讨论。 争议的余温未散,市场的审判已然到来。 2022年,一则暗访视频曝光了百果园存在品控问题,腐烂的水果被制作成果切,高价出售。随后,社交 平台上关于"高价买到烂果"、"果切品质堪忧"的吐槽层出不穷。当消费者发现,自己支付的溢价,并不 能完全对冲掉开盲盒的风险时,品牌信任的基石开始动摇。 百果园的成本结构,也让这个裂痕更难弥合。核心商圈的高额租金、全程精细化的冷链运输、庞大的员 工体系……每一项都在吞噬利润,最终反映在货架上的价格标签上。当消费者发现,即便承担了这些溢 价,依然可能买到品质不符预期的产品时,对品牌的耐心就会快速透支。 在这种背景下,创始人"教育消费者"的言论,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如一位消费者评价,余惠勇透出的是一种令人不适的姿态:问题不在商品,而在你不懂。这种表述, 暴露出品牌与核心客群之间在消费心理上的错位——一边,是越来越现实、算得更精的消费者;另一 边,是 ...